部落格

提昇賺錢引流轉化率的方法

最近我在使用微信時發現,有一個大陸朋友在他的朋友圈上每一天都會發送一則關於「減肥」的廣告,雖說現在絕大多數的朋友圈都已經被廣告所佔據(基本上我是不觀看的),但這位朋友因為我在大陸講課時認識的,所以我就特別給他關注了一下。

我發了一則微信詢問他的近況,並且暗示了他「這樣的引流方式應該效果不好!」

他回我,是阿!確實效果很差!但他身邊的人都教他這麼打廣告引流!加上是購買「群發軟件」還沒到期,所以就讓它持續發送…

我提醒他還是關閉的好!這樣發朋友圈打廣告效果很差不打緊,還很容易導致朋友拉黑!反而有副作用!

他給我發了個笑臉!並問我最近在忙什麼!

我回他:新書「科學引流賺錢手冊」剛剛完成,準備發表!(書本和價格圖片附上)

他說:關於商業生意的嗎?給我來一本!

我回他:沒問題!(然後繼續閒聊…)

為什麼貼文引流和轉化的效果不好?

你有沒有這個案例發生了什麼事?

轉化成交的關鍵在於「信任」!而建立「信任」的因素只有兩個:

1、溝通的次數和時間。

2、貢獻價值的輕重和需求度。

只要是人都希望被關心,即便是陌生人,只要對方發現是我們所有的舉動都是對他們好!都是關心他們的!「信任」和「好感度」就會像火箭升空一樣往上升!再加上溝通和你的專業能力被對方認同,在對方有需要時,很容易就做到轉化、成交。

最差的廣告就是「不顧對方的需求和信任度,強行發送產品或服務的購買資訊!以為客人只要看到就會購買!」而在朋友圈95%都是這樣的廣告!

解決方案:

「科學引流賺錢手冊首部曲:內化思維心法」提到:

世上沒有輝煌的路,只能用陪對送禮來開路。

沒有人會輕易拒絕別人的好處,除非這個好處背後有更大或不能承受的壞處,絕大多數人都期盼「免費」的產品或服務,縱然他們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陪對送禮並不一定是實體的金錢或產品,在人們一開始的互動溝通中對他們有用、有價值的「免費」知識或資訊,也是彌足珍貴的禮物,而且在互聯網裡知識和資訊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來傳送,你可以用來作為初次溝通的敲門磚,這個動作做久了你會發現你的引流和轉化成交的效果會有很顯著的成長。

一個成功的營銷賺錢過程。

這幾天一件有趣的行銷案例出現了!

因為在台灣疫情因為疫情本土案例慢慢有增加的趨勢,在電視新聞台每天24小時不斷負面消息轟炸之下,人們對於後續疫情的變化,產生了很多無奈和悲觀的看法,甚至有網友說,都快看到變憂鬱症了!這時有一家記者突然發了一條新聞內容略稱:因疫情嚴重,某產物保險公司擬停售「防疫保單」,該保單年保費500元台幣,一旦被隔離就可以領到10萬元台幣的理賠…云云。

霎時間,風雲詭變,不斷有人在該新聞下方留言:「疫情可能失控了!保險公司要收傘了!」、「之前沒疫情,保險公司白賺保費,現在疫情來了卻收傘。」、「誰有這家公司業務員的聯絡方式?」…,並且各大報紙也紛紛跟進提出類似報導,更激起第1波搶保熱潮。

隔不到幾小時,產險公司發佈新聞稿略稱:「訂單踴躍,故不會停售防疫保單!公司內部會視情況滾動調整,評估是否擴大保障範圍。」瞬間第2波搶保風潮再起,不斷有該公司業務員在臉書上反應:「收到三百多張保單,太誇張了!」、「300張算什麼!我都500張了!」、「產險公司刷卡系統掛了!只接受現金跟銀行匯款保費!」、「訂單不要再傳真了!請用電郵傳送申請書!傳真機都壞了!」、「不用推銷就簽不完」….

台灣金管會見狀發新聞稿示警:「保險理賠仍有除外責任,要避免犯罪、故意,不可用保單來獲利。」

相隔48小時後,產險公司發佈新聞稿略稱:「將於25日(週日)下午5時起停止受理防疫保單新申請。」瞬間炸鍋,所有郵局湧現匯款潮,都趕在週五下班前把保費匯出去….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臉書貼上:「電話響,很久沒連絡的老朋友:ㄟ ,有賣防疫保單嗎?保險業務員:可以不要一見面就談保險嗎?」

對於這個行銷案例,我深入的研究了一下!

這很可能是一個一開始擦槍走火,後面產險公司才跟進操作的行銷結果!因為有以下幾個情況可以佐證:

1、在該產險公司的網站上,並沒有一個疫情險的下單專區,如果真有行銷策略策動,至少會把下單跟金流系統做好,但很顯然保險公司並沒有準備。

2、最開始時,我有在網路上查到這張保單的介紹,但只有一頁,連申請書都沒有,後來業務員們才上傳4頁式保單介紹及申請書。

3、一開始電話詢問該公司業務員,他們對於保單內容無法第一時間應答。

Anyway!雖然這還在進行中,但讓我們來想一想:如果這只是一個意外,那行銷效果也太棒了!

突發事件種植最深沉的恐懼,進而催動消費需求,完美的新聞曝光為消費需求提供購買渠道,造就一個巨量的銷售業績。

行銷策略上只能說完美!但產品設計上就很難說!

(從產品設計上,以跟我們相類似的日本(有積極採取防疫措施)來算,日本總人口1.265億,截至2021年1月23日染疫總人數25萬人,染疫百分比為0.19%,總隔離人數查不到,我們假設為染疫人數的3倍,則隔離百分比為0.57%,也就是1萬人,就有57個人,理賠金為570萬,收500萬的保險金還不夠付,但保險契約有一條,自冒風險前往3級疫區不理賠,而現在除了台灣都是3級疫區,所以境外移入的基本上都不賠,扣掉境外移入案例,就能少掉一半,利潤很可能就會出來,況且台灣的抗疫意識還是相對高的,數字應該不會比日本嚴峻!但這都是假設!畢竟這次的疫情變數還很多,所以這家產險公司最終還是會停賣這張保單,或大幅度增加保費,或綁定其他保險改版後重新發售,畢竟這後面的疫情變化還是有可能超出這家公司原先設計的風險承受能力,這樣金管會是無法接受的!)

這個營銷案例教導我們:

1、善用「預先舖設」和「時事」催動客戶「消費需求」。

2、即便是傳統行業,在現在互聯網社會,擁有一個可以讓客戶立即下單付費的網站,在營銷效果出來時,可以幫你賺到更多的錢。

3、新聞曝光在行銷工作中算是一種戰略級的工具,必須有能力掌握,使用前你要確認客戶可以輕易地利用搜尋引擎找到「下單」的網址。

4、任何行銷工作執行前,你必須先將你的業務團隊訓練至足以承接巨量的程度,包含與刷卡銀行溝通可能短時間大量刷卡進帳,避免刷卡功能因爆單停擺、停用傳真改用電郵或網站表單接單、網站上提供足夠的訂購流程Q&A資訊,減少客戶詢問…等。

其他的,我們在繼續吃瓜關注下去吧!

 

 

開站公告

Posted by 鴻恆行銷(陳寬鴻) on  16 2 月, 2022
0
Category: 網路賺錢
Tags: 

大家好,感謝您蒞臨本站,我們這個「科學引流賺錢手冊」是由鴻恆行銷有限公司陳寬鴻所主持,專門提供中、內外各式有用、新穎的互聯網營銷技巧的書籍、教程,如果您有任何指教、疑問或遇到任何使用、購買的障礙,歡迎您來信:bruno.khc@gmail.com,我們會很樂意為您服務。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自由開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荊棘。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个熊猫外送業務员因為遇到一個第三人間發生車禍,該熊貓業務員基於熱心停下手邊的工作立即投入傷員救助,致使原訂外送工作嚴重延遲,而熊貓外送公司卻冷血將該業務員「下線」處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有幾個想法:

1、基於執政者角度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自由開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荊棘。

公司制度是死的,不鼓勵為公忘私者,便是堵絕將來為公好義之人,最終受困者只能徒嘆社會自私無情!

為政者見此情,縱為公者僅得一功,亦應公開於「法制」之外,以十倍之獎勵鼓勵之!使將來再遇類似狀況者義無反顧,勇於公益毫不遲疑立即出手。

過去曾有公務員因公殉職,卻於撫卹過程屢遭銓敘人員刁難,糾結於規定的隻字片語不合之處,這雖在法制上略有小理,但在社會上卻啞撕為公好義之人心,怎能期待整個社會不淪落「自私無情」?旦欲有作為者,尚須思量自身利益與維護公義之成本,時機稍縱即逝,造成不良結果,最後此惡果即為你、我、社會共同承擔。

2、基於熊貓外送公司公關角度

對於熊貓外送公司而言,這很明顯是一個公關危機,如何出面緩和大家的批評,儘速止血是當務之急,但更重要的是要怎樣讓消費者「感覺到」熊貓外送公司並不是一家只想賺錢的冷血公司,在此同時我也發現在各大媒體社群關於這個新聞的討論串裡,出現了不少「擁護熊貓外送冷血處置」的「觀眾」發言,其主要主張大多略稱「公司體制如此,愛做不做!」、「該外送員選擇如此,損害公司和消費者權益。」、「作為消費者第一時間無法接受延遲,被罵的是公司!」…

首先作為消費者,第一時間點餐外送延遲,確實是會有怨言,但是如果公司和外送員第一時間表示有此情況,我相信九成的消費者多少會諒解,而這種事件數十萬件才可能出現一件,基於熊貓外送公司角度,縱然給予消費者全額免單換取諒解,相較於已取得的利潤,根本九牛一毛,如果能熊貓外送公司能第一時間由公關部門出面召集記者會公開表揚該熊貓業務員並發給獎金,並表示「下線」處理單純出於電腦制度設計失誤所致,一來增益公司社會形象(這比花數百萬請代言人打形象廣告更具實質效果!),二來弭平公關危機,一魚兩吃,何樂不為?

然捨此不為,卻取而代之放任「擁護熊貓外送冷血處置」的「觀眾」大打言論戰,縱然非其本意,後果為何?相信大家都能想到!

古語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基於競爭對手uber eat公司公關角度

從商賺錢,雖說同行非敵國,但本於競爭的角度,對手眾所矚目的爭議事件確實是難得巨大網路流量的匯聚時機,如不加以利用就太過浪費,但這並不是指針對競爭對手犯錯的點上去做文章打擊對手,而是可以就此眾所矚目的爭議事件,做出自我標榜的社會價值凸顯,例如:對內UBER EAT的外送員發佈類似事件的處理與獎勵原則,並且為消費者在APP表單中提供「因公意外延遲為外送員原諒免責」的按鈕(滿足消費者的公義心理需求),標榜UBER EAT除了是大家外送的好伙伴也是社會公義的維持者,大打形象廣告。

其次,對該被下線的熊貓外送員伸出援手提供工作機會,除了外送工作外,委任為「形象代言人」,再打第二波形象公益廣告。

「科學引流賺錢手冊首部曲:內化思維心法」一書提到,經商賺錢首重佈局,而何謂佈局?佈局就是「你所需要的都在別人那裡,不必為自己所有,但必須為自己所用。」並且知悉「視線」與「視野」的差別,保持自己觀察營銷戰場的「視野」寬闊度,才能在各種不同的營銷狀況中出奇制勝。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自由開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荊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