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一個九成窮人一輩子都沒搞清楚的事
有一個有錢人曾經跟我分享過這一個故事:
他9歲生日,他的爺爺送給他一塊手錶,說這是他祖父送給他的。爺爺告訴他,去附近的手錶店問問,看這塊手錶能賣多少錢。他去了後,製錶師傅說這塊手錶太舊了,只能賣100元作為紀念品。他回去告訴了爺爺,爺爺又讓他去附近的咖啡店問問。咖啡店的人看了看,願意花500元買下這塊手錶當裝飾品。他回去告訴爺爺,爺爺讓他再去附近的古董店問問。古董店老闆看了看手錶,願意花12萬買下這塊手錶。他回到家裡,爺爺又讓他去博物館問問,這次他的手都在發抖,館長告訴他博物館願意出價180萬,如果還有餘地的話,可以再討論一下。
最後,他的爺爺告訴他,他想讓他知道的是,人和這塊手錶很像,只有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地展現出它的價值。如果你把自己放在錯誤的位置,即使你有價值也毫無意義。你是誰並不重要,與誰相處才重要;你在哪裡也不重要,你在哪個平臺上才重要。所以要避免不快樂的環境,避免無法成長的環境,避免那些消耗你的人。跟隨蒼蠅找廁所,跟隨蜜蜂採花。
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次三個弟子向他請教如何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他們來到一片麥田,讓他們每人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但有兩個限制: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支。第一個弟子急著走了幾步,摘了一支自認為是最大的麥穗,但走得更遠後發現前面還有更多更大的麥穗,後悔不已。第二個弟子卻很猶豫,左顧右盼,看著前面的麥穗,又想著後面可能有更好的麥穗,最後卻一無所獲。第三個弟子則仔細觀察了整片麥田,把麥田分成三段,走過第一段麥田時,只觀察不下手,並在心中把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 走過第二段麥田時,他依然只觀察不下手,用來驗證第一段的判斷是否正確;走到第三段麥田,也就是最後三分之一時,他摘下了自己遇到的第一支屬於大類的麥穗。這可能不是最大的一支,但他心滿意足地走完了全程。
第一個弟子後悔不已,第二個弟子深刻反思,而第三個弟子卻因為仔細觀察而找到了自己認為最好的麥穗,也順利地獲得了蘇格拉底的贊許。所以,找到理想的伴侶,就像挑選最好的麥穗一樣,需要仔細觀察、理性分析,才能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人。
這兩個故事的告訴我們: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的交往中才能展現出事物的真正價值,如果沒有花費一段時間盡可能測試、歸納、仔細觀察和分析,就會像第一個弟子和那個手錶問錯買家一樣,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做出決定,導致最終結果不如意。
而第二個弟子的行為表現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態度,最終導致他沒有選擇到任何一支麥穗。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在做決定時,過度猶豫和擔心會使人失去機會,而且可能會導致他們錯失最好的選擇。
因此,我們需要像第三個弟子一樣,詳盡調查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和人物,理性分析,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和伴侶,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我們也需要避免那些消耗我們的人和環境,以免耽誤我們的成長和幸福。
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科學引流賺錢手冊首部曲」的膽心思維和佈局思維中有更完整的說明,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幫我們按讚,並且歡迎您訂閱我們,這可以幫助你比其他人更早看到我們的最新內容,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盡可能回復您的問題,更多詳細資訊請檢閱下方影片相關資訊欄位或到網站ezberich.com,謝謝你的觀看。
#網路賺錢 #賺錢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科學引流賺錢手冊
【探索】探索極度自律者的心靈世界!他們的思考與決策方式是怎樣的?
自律的本質在於追求深層次的欲望,它不是一種手段,也不是個人的特質,而是在人們追求深層欲望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一種外在狀態。
你說自己不夠自律,半夜管不住嘴,堅持不了健身,堅持不了學習。如果現在有人跟你簽合同,堅持一年,給你一個億,你瞬間就可以獲得自律的能力。
人的本能是為了更大的欲望去克制小欲望,但是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卻無法堅持下去呢?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到。像王陽明先生所說:“知之至極處便是行,行之篤實處便是知。”只有真正實踐過並且獲得經驗,才能真正掌握自律的技能。
要想達到更高層次的自律能力,需要找到自己內在深層次的欲望和動機,而這通常需要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我們可以問自己,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是什麼,以及我們需要哪些方面的成長和改進。通過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並且可以建立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戰性的長期目標,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欲望和動機。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達到自律,大多數是因為他們未曾體驗過高層次具體目標達成後的那份滿足與激動,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把抽象的目標具體化才可能實現自律。很多曾經成功的人之所以很容易再次成功,正是因為這種「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高層次具體目標體驗再次刺激著他們自律地採取行動。
目標必須被經歷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的願望,激發我們的動力和決心。只有通過經驗的積累,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追求健康、身材好和優秀的意義,並將這些概念具體化。這種具體化的過程會增加我們大腦中多巴胺和內啡肽的分泌,從而增強我們的動力和自律能力。
而一般人並沒有這樣的經驗或體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已經做到的人帶著他們體驗、經歷一次。
但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經驗,也需要當事人自己的理解和認知這種體驗。瞭解每個目標的好處、每個行動環節的必要性和因果關係。當我們有了這個體驗和認識,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去想盡辦法採取行動,無須他人跟催,自律能力自然就獲得了。
自律的本質是被更大的欲望吸引,而不是壓制欲望。當我們只是為了延遲滿足而抑制自己的欲望時,我們很容易感到挫敗和沮喪。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的欲望與更大的目標聯繫起來,我們就能夠更加有動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享受這種越來越接近目標的快感。
我們應該嘗試將抽象的目標具體化,以便更好地感受到這些目標的重要性和對自己的意義。只有當我們親身體會過那些抽象的好,才能去具像化那種熾烈的欲望,成為那個極度自律的人。
舉例來說,當你在健身時面對一杯珍珠奶茶,你告訴自己要自律,不能放縱。但這種做法只是在單純壓制欲望,一旦意志力用完就會迎來暴飲暴食。如果你真正體會過社會對於外貌和身材的追求和偏好,也經歷過追求他人不可得的無奈和痛苦,那麼你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對放下這杯糖油混合物的渴望。這種放下並不是簡單的克制欲望,而是理解取捨結果後的一種解脫。
人是欲望的產物,一個人的欲望可以揭示出他的本質。有時候一個人的行為看起來不合理,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揭示出他的欲望。如果一個人沒有在追求眼前的欲望,那很有可能他背後隱藏著更大的欲望。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過:“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這也表明了積累的欲望越深越大。所謂“胸有激雷”正是心中對深層目標的渴望,而“面如平湖”,是指對眼前小欲望的無視。
道德經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所表達的意思是人應該像水一樣,永遠停在最低處,滋養萬物而不爭,但第二十二章“不爭”的目的卻是為了大爭,是極致的欲望。而中庸的“水低成海,人低成王”則暗示著低調、謙虛的做人態度才能成就大事業。
換言之,“上善若水”並不是要人們放棄欲望和爭鬥,而是要以低調、謙虛的態度去追求更大的欲望和目標,同時通過滋養萬物、澄清海水等小事,為實現大目標打下基礎。相反,“不爭”則是為了達成更大的爭鬥目標而做出的策略性讓步。
“上善若水”與“不爭”雖然看似矛盾,但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正確的態度是要根據不同情境去選擇適合的策略,同時在追求更大的欲望和目標的過程中,保持低調、謙虛的態度,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最終成就大事業。
極致的欲望蘊含著強大的能量,但要以此來維持長期的「自律」那也十分不穩定,經常會因為長時間沒有獲得相對應的結果而使「自律」崩塌,要維持長期「自律」你就必須要一個堅定的「自信」作為基石。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自己更能支持自己,即便是自己最親密的家人、伴侶、親戚、朋友,每個人都是獨立思考的個體,對於事物的判斷肯定完全不一樣,你若無法堅持相信的事物,那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人能幫助你!如果你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一件事情,那又怎麼能成功呢?
當一個人擁有極致的欲望和近乎偏執的自信時,任何與他們的深層目標無關的事情都變的沒有任何價值,他們會毫不關心而只關注那些與他們深層目標攸關的事物上,此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表現出了極度自律的狀態。
這樣一個人的狀態在外界看來可能是對凡事無為和不爭,但其實他每一個細胞都在燃燒著對深層目標的欲望。他們可以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專注於一個目標,那種意念令人細思極恐,堅韌而難以摧毀,所以在決定一個人未來人生走向的因素中,欲望和自信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信念”。
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科學引流賺錢手冊首部曲」的內化思維中有更完整的說明,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幫我們按贊,並且歡迎您訂閱我們,這可以幫助你比其他人更早看到我們的最新內容,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盡可能回復您的問題,更多詳細資訊請檢閱下方影片相關資訊欄位或到網站ezberich.com,謝謝你的觀看。
#網路賺錢 #賺錢 #效率 #科學引流賺錢手冊
【AI挑戰讓你更累了嗎?】CHATGPT真的可以取代人類?幾個你必須知道的事實!

前天,在一位老朋友家吃飯,他的女兒和男朋友問了我有關現在最熱門的CHATGPT的問題,問題的背後是因為他們都是學設計的,對於剛畢業就迎面碰上這一波AI應用浪潮所帶來的AI元年,對於這個挑戰有點憂心,不清楚這樣的AI工具衝擊下,他們該何去何從?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AI工具的創造照理講應該是輔助人類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為什麼當一項新工具的產生卻讓大多數人開始憂慮起自己的生計?

近年來,科技發展飛速,不斷地創新出更加高效便利的工具,但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仍然感到越來越累、賺錢越來越不容易呢?

這個問題也困擾著我很久。過去,我們交通工具不方便,台中到台北搭鐵路火車需要3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而現在,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的發展,使得路程更加快捷,只要幾十分鐘就可以到達,但工具優化的同時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也增加了。

過去,收發實體信件需要好幾天時間,現在隨著手機、LINE等網路通訊工具的普及,訊息在瞬間傳遞完成,使得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愈來愈模糊。這些工具原本是為了提高效率、帶來方便而存在的,但結果卻讓我們的時間被吞噬,被這些即時訊息所制約,使我們越來越累,到底是工具使我們疲累還是什麼原因導致?

從宏觀層面來看,人們很難理解這種矛盾的現象,但從微觀層面,我們可以從個人角度出發,發現整個科技發展過程中,並非一直都讓人忙碌不已,總會有一段不太累的時期。

例如,當同事們只會用手繪圖時,你懂得使用電腦做圖,那段時間你就不覺得辛苦。但等到大家也都會使用電腦做圖後,老闆要求更快的完成速度,你就又感到壓力。後來,你掌握了比同事更智能的作圖軟體,又讓你感到不再辛苦。但當大家都會使用最新的軟體後,你又再度感到壓力,直到你率先掌握了AI圖像處理技術,才又可以享受短暫的輕鬆。

對於這種類似的問題,不止出現在繪圖工作上,也出現在社會中各種工作的層面裡,自古至今都有,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而這種問題其實不是因為新工具所帶來的。

我們想想,當大家都跟上了潮流,開始使用AI製圖時,你是不是又需要再次學習其他更好的工具,才能繼續夠保持輕鬆的狀態?這個情況不只因為科技方面出現變革所導致的,而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所導致的。

科技的進步並不會讓每個人的技能水平同步提升,相反,科技的進步可能會讓技能不足的人更加吃力,需要更加努力地跟上才有活路。如果想要從科技的進步中受益,就必須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應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當你與他人的經驗、資源、技能等方面的差距越大時,你才會有短暫的輕鬆感。因為只有當你比大多數人更快地掌握了新技能,才能夠保持輕鬆自在的狀態。而當所有人都學會了這項技能,你又需要學習更高級的技能,才能夠再次體驗到輕鬆自在。因此,科技發展並不是讓我們更輕鬆,要想要繼續擁有這種輕鬆感,其實就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就是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成長,來持續保持或拉大這種競爭力的差距,第二條路就是利用「資本化」的概念引進團隊,以團隊之力建立競爭壁壘,或利用短暫的競爭力差距所賺到的資本,轉化到資本可以賺得比你自己快的項目上,變成可以為你賺錢的「資產」。

回過頭來講,CHATGPT其實只是一個語言模組,他最大的功能就是把它能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都給你整理出來一套「常見」的、「能說服一般人」的說法,它適合去做比較機械式、比較普通的文案整理和寫作,它目前最大的弱點就是它在提示詞(Prompts)不足或參考資訊不足時,通常只能給出非常膚淺的內容,或反覆陳述一些重複的說法,它最大的優點是它可以短時間大量、批量產出文案、有效率比對文案和資訊差別、歸納資訊和做出初步的總結、機械式加工文章、幾乎無出錯地撰寫程式碼。(但當提示詞(Prompts)能夠被複雜完整地建構,而AI也確實能遵照每個提示詞(Prompts)的指示時呢?這確實就難說了,好問題出好答案,爛問題出爛答案)

所以,接下來有一段時間裡「提示詞(Prompts)」的研究將很容易變成顯學也會變的複雜,也會有很多人會利用這些AI的機械化功能取代部分低效運轉的職業賺到錢,但你說它要取代現役的美術設計、職業作家、工程師…等等職業?可能還有相當長的時間要走,AI和人類的競賽,當目標和條件固定時,AI可以很容易地戰勝人類,但人類社會常常都是混亂的目的交雜,條件隨時在變化,單純的AI就很難勝任人類這類型的工作了,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AI都是「半AI」,都只是能夠輔助人類工作的AI,還沒有進入能夠全自主獨立思考、設定選擇目標、因應情事變化評估改變手段方法的「全AI」,所以人類要害怕被CHATGPT取代還時日尚早,反而要害怕的是那些能夠善用CHATGPT的人類,沒有跟上使用AI工具的人將會更難賺錢,也就是大陸人常說的「生活更捲了」!

我們人類的大腦是無法處理否定思維的,當你的注意力只放在AI是否會取代你的工作,有一天AI就一定會取代你的工作,但如果你想的是如何利用AI創造更多值得被購買的產品,並且把它們賣出去,那最後AI就會是你最好的賺錢幫手而真正賺到錢,最後但願AI之力與你同在!

 

【暗中求生存】社會人都會的四個暗招,只有精明者才能玩轉!(1)

在社會上走跳好長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真的在社會上有點成績的人多少對於我下面所講的四個竅門有所研究,通常成績越好的人玩的越溜!

這四種思維就是「桌下」、「暗門」、「話中話」、「暗步」,通常你在社會上遇到的事,幾乎九成五都可以用這四招解決,你社會混越久,你會發現這四招比你上大學四年學的都有用!這四招對大多數人來說,會有很多人會感到不屑、嗤之以鼻,甚至咒罵使用這些招數的人,畢竟它確實製造了很多表面上的不公平,招式用不好的人確實會讓人感覺吃相難看,但招式用的好的人卻是順風順水順財神,活的不亦樂乎!

這四個招式不是什麼大學問!是赤裸裸的人性!學校不教,更被已經獲得成就的人鄙視,甚至教你千萬別學!但他們卻都是這四招的個中好手!

第一種暗思維是做事要有「桌下」。

凡事有公就有私、有陽就有陰,公事上要凝聚眾人之力,做事就必須要走「正道」、扛大旗,做事就必須「公平」、「公道」,但你曾幾何時看過凡事只講公平、公道,公正不阿的人到最後真的有大的事業?做什麼事都只有眼前看到的一切,喜歡把一切都擺在檯面上,不留半個心眼的人最容易得罪人,而且得罪人後還拿不到一分好處!這種人通常都是被當槍使的份,你若注意看那些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經常爆料爆最兇、新聞鋒頭最盛的人通常都不是坐收政治利益的人,也很少是決策核心人物!鋒頭過了,很容易就被大家「敬而遠之」!真正的利益都在「桌下」被談定、瓜分了!

這是有城府和沒城府的基本分界線。沒城府的人做什麼事都只有眼前看到的一切,喜歡把一切都擺在檯面上,不留半個心眼;有城府的人做事會分桌面上下,檯面上的都只是名義,桌面下才是他真實的目的。

論語有言:「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要做成一件事,要先套上一個名義,才能減少很多無形的阻力。人生之中我們有有很多要做、想做的事情,不見得每件事光明正大地做就會得到我們要的結果,這不一定是邪惡的、不好的,只是可能很容易招致一些無謂的批評和抵抗,所以隱藏真實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輕易暴露自己想法和目的容易遭人算計,適當隱藏實力和最終目的反而沒人會防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求人辦事,沒人會上心,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鎖定他的利益,他才會盡全力。人情世故中難免有見不得光的東西,要適當把自己的真實目的藏在桌下,桌面上要找個更容易辦成事的名義,這樣才能過濾掉沒必要的麻煩和阻力。

第二種暗思維是懂得找「暗門」。

大多人做事情都喜歡循規蹈矩地做事,但做任何事都只會循規蹈矩的人,通常很難幹成事,因為大多的事只要有規矩,就會有想違反規矩藉以獲得利益的人,以致於每個行業都有一群賞金獵人,他們會做的就是專門幫人填這個行業的坑,幫你掃除障礙,加速進程。

無論遇到什麼阻力,他們總有辦法幫你插隊,幫你過橋,讓你能夠先上車再補票,只要行業有需要,就會有人有門道,有些事你辦不了,不代表別人也辦不了,正常程式走得了,就按照正常程式走,正常程式走不了,也一定有辦法繞道。

如今社會的分工已經非常細緻了,幾乎解決任何問題都有暗門可以找。另外還有一些坑,遇上了,你也千萬不要只想正面對決,因為如果走正常程式,你很可能永遠都過不去,一頭有人挖坑,一頭有人開門,半鬼半神的事,這社會上可多著。

第三種暗思維要讀懂「話中話」。

華人的人情社會裡,有些話一定要藏起來說,不能挑明,因為挑明對誰都不利,非要挑明的不是故意就是真不太懂規矩。

想要套你話的話、彼此給臺階的話、容易落把柄的話、需要承擔責任的話,以上四種話說太明白,就是把自己綁住,很多人都只會話裡話外給你點一下,當然你也並不需要聽懂每一句話,一旦感覺他有點遮遮掩掩的情況下,只要圍繞上面四種話不斷往下想,聽多了,你就知道他是哪裡痛哪裡癢。

第四種暗思維是要給自己留「暗步」。

社會上,講誠信的人多,但不講武德的人也不少,遇到不講武德的小人,要如何自己才不會吃虧?就是你必須要想辦法預留一招「暗步」。

所謂「暗步」,就是能牽制對方的東西多留一手,當你被算計時,才會有求生、迴轉的餘地,所以該簽協議就簽協議,感情利益要分清,該押尾款就押尾款,交付才會夠用心,該談賬期就談賬期,確保彼此專一,該留證據就留證據,有些事才解釋得清。

「桌下」、「暗門」、「話中話」、「暗步」,以上這四種暗思維是我交了很多學費才得出來的總結。想要成事,你必須要懂得一些,會做事重要,會做人更重要,真誠重要,套路也重要。社會不是非黑即白,大多數時間,我們都需要一點面對灰色的智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