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從豬哥亮的主持功力來看,台灣學生最欠缺的內化技能的能力,學生說「沒問題!」是對還是錯?

台灣1980年代有一個主持人,非常熱門、非常火!最紅火的時候,2、3個禮拜賺的主持費可以在地段最貴的台北買一棟房子,他講著當時最低俗的黃色笑話、留著最醜的馬桶蓋髮型、講著流利的閩南語,穿梭在台灣中南部的幾個知名歌廳,訪問著最紅、最火的歌星,他就是「豬哥亮」,這個人最大的特色就是「從不彩排」!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間有十年的時間因為沉迷賭博跑路了!直到十年前才因為一張照片被記者認出來,重新和債主們和解,走回老本行主持節目賺錢!照樣大紅大紫!觀眾還在,主持功力也還在!重新出道時,他接受當時最火紅的節目「康熙來了」訪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持人蔡康永問了豬哥亮一個問題:「你主持功夫有跟師傅嗎?」豬哥亮說:「沒有!」然後反問主持人徐熙娣(小S):「你有嗎?!」小S搖搖頭,豬哥亮說:「妳也沒有嘛!我觀察妳很久!很欣賞妳主持的方法跟我很像!我都是靠自己觀察的!每天努力看別人的節目!觀察這些要被我採訪的明星,看他們最近發生過什麼事,不停看好笑的,久了自己就會講!我讀書很笨,我不喜歡彩排,但我就看狀況講,找到笑點,大家就會笑!」
不管做任何行業,一定要學會兩件事:就是學會「練習發揮和積累」以及「看狀況」。
我們在學校學壞了!什麼意思?我們被學校教的太習慣於針對某種固定的問題,我們就去反喟出一個固定的答案,而不知道怎麼用一般正常人的角度去看狀況對答,太習慣於填鴨式的知識堆積,不習慣於找到適當的管道把這些知識正常地練習發揮以產生能力的積累,這種情況在我們台灣人的身上更為明顯且嚴重,你可以試著去找一群大學生來,你把你的專長知識教個兩小時,然後問他們有沒有什麼問題!我幾乎可以保證除了1、2個比較積極思考的學生會問一些問題外,現場絕對鴉雀無聲!而同樣的情形在其他國家根本很難發生!這些學生發生什麼問題了?他們很認真地學習了你的知識,他們習慣了只用你的說法來「紀錄」(他們筆記絕對記的超好的!連你講的笑話都記下來!)你的知識,立刻隨堂考肯定都找的到答案,但你要他們上台把你的知識按照他們的想法再表達一遍,他們就傻住了!他們只是作為一個書記在記錄知識,而忘了按照他們自己的方法練習發揮,來形成自己的能力積累!沒有了積累的能力,他們連狀況都不會判斷,不知道該怎麼在適當的狀況下,把自己的能力表達出來!這才是最糟糕的!沒有練習發揮和積累,看不懂狀況,一切都白搭!

網路行銷內容為王?還是受眾為王?

如果你長時間把注意力放在互聯網營銷工作這一個區塊,你肯定聽過聽過這句話:「內容為王!」

支持這句話的人主要是認同,互聯網上只要有足夠精彩吸引人的內容,不管是搜尋引擎還是社群網站,都會吸引到不少的支持群眾,而反對這句話的人主要是站在現實層面,認為一般人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撰寫具有原創性、精彩吸引人的內容,最終還是要依靠搜尋引擎優化或社群付費廣告這些技術層面的工具來對接流量變現,而事實上絕大多數在互聯網有做到成績的人,還真的多是信奉「直效營銷」那一套「付費引流、廣告曝光、轉化變現」的人。

真正做到單靠精彩吸引人的內容最後變現賺到錢的人卻很少,但持續產出內容、堅持去做的人卻賺到更多。

「內容為王!」策略並不適用於每一個行業,但也適用於每一個行業,適不適合的問題不在於行業和產品的性質,而在於必須要看受眾、看情況、看場景來製定相應的內容,例如:你賣汽車隔熱遮陽板,你直接拍一段遮陽板如何使用、使用效果溫度計直接評測「使用前」和「使用後」等等內容,比起你拍一段男女朋友因為車內溫度太高而吵架,最後植入遮陽板後和好恩愛的短視頻,哪一個內容可以賣更多遮陽板?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還得看你的遮陽板平常都是男生在買還是女生在買! 所以「看情況」、「看場景」來決定內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必須要瞭解到底都是哪些條件下的人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會決定購買你的產品,再來決定你要用什麼樣的內容和故事來勾起受眾的注意和興趣。

人們總是因為「想買」而購買,而不是真正因為「需要」而購買,與其說是「內容為王」,還不如說是「受眾為王」,努力研究你的精準受眾,沿著這些受眾的需求不斷開發他們需要的產品,你會擁有一群強大而忠實的粉絲客戶。

法律沒規定怎麼做生意,人只會被痛醒不會被叫醒,道遇無明枉費心。

去年9月初,一家商業諮詢公司找上我幫忙做互聯網營銷規劃,他們定了一個目標希望在隔年3月底前做到1000萬的營業額,他們的服務商品單價為30萬元新台幣,希望3月底前能做到1000萬的營業額,這公司的老闆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在傳統商業界也算是是資深老鳥,很有自己做事的系統和框架,但對於互聯網營銷研究不深,所以找上我幫忙出謀劃策,在籌組營銷團隊時,這位老闆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在傳統商界裡要成交這種高單價的服務商品,一定要業務員和諮詢師與對方老闆一對一、面對面地溝通,才有可能成交,所以他希望我幫他做的是,透過互聯網廣告他的服務和「電話號碼」,讓有興趣、有需求的人自己打電話進來,當時我給他的建議是「架站做內容+搜尋引擎優化+投放付費廣告+LINE@」,但他希望做的是「架粉絲團官方社群網站+親朋好友推薦+LINE群組」。
如果你是互聯網營銷老鳥一看到這個就很清楚問題會差在哪了,社群網站的內容不容易受搜尋引擎收納,你的客戶在搜尋引擎用關鍵字找不到你,特別是你的服務的關鍵字是最直效、最多精準流量的來源,不做搜尋引擎優化就沒有積累的效果,沒有內容就很難積累信任,其次付費廣告的效率遠遠大於你發動親朋好友「免費」為你推薦,而且你的親朋好友又有多少個有這種高單價商業服務的需求?講白了,就是不想花廣告錢!最後LINE@是企業對客戶的商用關係,是屬於你公司的資產,超過一定的數量,派發訊息是要收費的,而LINE群組是開放性社團關係,派發訊息是免費的,但群組是屬於全體社員的資產,個資是開放給全體社員可以自行取用的,最糟的是還有翻群機器人,隨時可以翻掉你花了重本才蒐集來的客戶群,知道這個道理後還是選擇LINE群組,最大的因素還是「不想花錢」!
礙於人情,我還是跟他們開了幾次會議,但這位老闆還是堅持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做,我便給他的員工講了幾堂課後就離開了,直到農曆過年前,他又把我找去,結果當然是按照他的想法還是沒有到他要的結果,最後才願意放手按照我的規劃去改變,自然業務量就出來了,可惜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只有做到500萬的業績,如果當初按照我的規劃,廣告成本還可以少一半,業績也可以提前完成。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糾正別人錯誤的欲望,這是人的天性!但請千萬要記住一點!在成人的世界裡不要隨便地給人任何忠告或建議,只要是你主動想要告訴別人的忠告或建議,聰明的人你不說他也早已發覺,而思維不同頻率的人更是聽不進去,你的忠告和建議最後都會變的不值錢,成年人你只能去篩選客戶,你不能去教育你的朋友、親戚、合夥人,你堅持這麼做,最後只會落得比你聰明的人會認為你是錯的,比你笨的人也會認為你是錯的,你永遠教不會任何一個成年人做事,教人的工作點到為止,一次就夠,成年人只會痛醒,而很難被叫醒。

掌握先機、先有問題才有學習比盲目學習更重要。

大學時期有一本書,書裡的內容讀過以後讓我幾度失眠,288頁的內容推翻掉我原本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打破了我心中原本「只想當一個法律人」的計畫,讓我對於財富與金錢的定義重新改觀,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富爸爸窮爸爸」,雖然說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本書不過就是一本教人去借錢炒房的邪書,而且作者有些經濟崩潰的預測也未如預期發生,但我和我身邊的友人們卻用實踐來證實這條路並不是一條不值得走的路。
這本書有一個伴隨的週邊產品,叫做現金流遊戲,是一個讓你體驗現實生活中投資與不投資的差別的體驗式桌上實體遊戲,一般來說只要讀過這本書,基本上都會想要參與這個遊戲體驗,但這裡有個有趣的過程,我曾經參加台北一個叫做「富爸爸實踐家」的線上社團,在參加第一次現金流活動時,我完全無法跳出所謂的老鼠賽跑,我完全無法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我的非工資收入大於我的總支出,當天我很懊惱,於是我想方設法跟當時的社團主持人許欽松借來整套遊戲的卡片,我做了一件瘋狂的事,我用電腦的EXCEL表把所有的卡片羅列出來,並且將所有的「市場風雲」卡片對應到所有的投資卡片中,做完後我牢牢地記下來,從此之後數十次的遊戲體驗中,我沒有一次是無法跳出老鼠賽跑的!當我覺得這是一件小事時,我曾經來到台中的某一個保險公司參加他們的現金流遊戲時,我輕而易舉地就跳出老鼠賽跑,在主持人總結時,他意外地告知我,他舉辦了50場,我是唯一一個跳出老鼠賽跑的人,我十分的驚訝。
後來我仔細地去思考這一件事,我算不算作弊?是不是破壞遊戲體驗?幾經思考後,我發現如果一個人對於整個市場有足夠的認識和實際操作,就會獲得整個市場裡交易的「先機」,也就是你會發現當別人還在猶豫要不要投資某個「三房兩廳」華廈時,你一眼就知道這物件能投資,多少錢可以拿下,可以貸款多少錢、多少錢可以賣掉,你自然可以比任何人都快下決定,在現實社會中,這種能力尤為重要,所以你會看到,很多房屋仲介基本上都是投資客,隨說他們會對外標榜不做投資物件,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當年我向一些不動產投資的老手請教時,他們也一致推薦我們要當投資客最快的方法就是去當仲介,跑久了你就知道多少算便宜、如何能買到、市場上能賣到什麼樣的價錢,而且仲介店蹲久了,會在第一時間守到一些願意低價賣房的小白兔,這些案件基本上在店家投放廣告前,都會被「自己人」成交。
所以,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當你想要進行任何投資和創業前,你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快速帶你入門、濃縮看盡市場案例、氛圍的公司與職務,這比你去上什麼老師的課都更為重要。

Leave a Reply